超聲胃鏡是指在口服胃鏡基礎上,利用超聲波技術觀察胃內(nèi)結構,從而協(xié)助診斷上消化道疾病的檢查方法。臨床上超聲胃鏡應用較為廣泛,包括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腸、膽道等多個部位,檢查范圍主要為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腸、膽道等。
1、食管:食管通過縱隔與咽喉相連,可通過超聲胃鏡檢查對局部進行觀察,主要看食管壁的厚度、有無增生、狹窄、擴張,以及食管內(nèi)是否出現(xiàn)異物、增生組織、潰瘍等;
2、胃:胃是消化系統(tǒng)的重要器官,可通過超聲胃鏡檢查,明確診斷胃炎、胃潰瘍、胃癌、胃息肉等疾病,同時還可進行活檢、手術操作等;
3、十二指腸:十二指腸是小腸的第一段,位于胃和空腸中間,通過超聲胃鏡檢查可了解十二指腸黏膜有無水腫、潰瘍、腫瘤等病變;
4、膽道:膽道系統(tǒng)是人體較為重要的器官,可通過超聲胃鏡檢查了解膽道系統(tǒng)有無結石、炎癥等,通常還可對膽囊進行檢查。
除上述部位外,胰腺也可通過超聲胃鏡檢查,可了解其大小、形態(tài),以及有無占位性病變等。另外還可對肝臟進行超聲檢查,明確有無脂肪肝、肝炎、肝硬化等肝臟異常情況。
超聲胃鏡檢查前需禁食8小時以上,若進行麻醉則需提前告知醫(yī)生,避免引起檢查失敗。檢查時應保持左側臥位,膝關節(jié)彎曲,身體向左側傾斜,可減少胃內(nèi)容物對咽喉及食管的刺激。如果進行超聲胃鏡檢查時出現(xiàn)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應及時告知醫(yī)生,避免造成不良影響。